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凱爾特神話和文化中的花卉
凱爾特民族——包括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康沃爾人、布列塔尼人、曼島人和古代高盧人等眾多族群——發展出豐富的神話傳統,並將其與深厚的植物學知識交織在一起。凱爾特花卉象徵源於一種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承認自然的神聖性,認為植物是超凡力量的載體,並將人類世界與精靈、神靈和仙女的領域之間的界限視為可滲透的,並以特定的植物和地點為標誌。與保存在古代文獻中的希臘和羅馬神話不同,許多凱爾特傳統都是口頭傳承的,由德魯伊和吟遊詩人口口相傳,因此流傳至今的凱爾特文化融合了古代故事、中世紀基督教的複述、民間傳統以及在凱爾特各地延續的日常生活習俗。
凱爾特花卉神話反映了凱爾特人居住的地形——愛爾蘭和蘇格蘭雲霧繚繞的山丘、威爾斯的山巒、古高盧的森林以及布列塔尼和康沃爾的沿海地區。這些傳統強調轉變、異界、季節更替以及植物治癒、詛咒、施展魔法和連結人類與神聖力量的力量。
橡樹花:森林之王
橡樹(櫟屬植物)雖然主要被視為一種樹木,但它不起眼的花朵——春季盛開的柔荑花序——在凱爾特傳統中具有深遠的意義。橡樹是凱爾特人精神生活的中心,樹的每個部分,包括它的花朵,都蘊含著神聖的力量。
德魯伊,凱爾特人的祭司和學者階層,其名稱源自橡樹-“德魯伊”(druid)一詞可能源自“dru-wid”,意為“橡樹的知識”或“強大的先知”。橡樹林是舉行儀式、傳道授業、與神靈溝通的神聖場所。春天橡樹開花,象徵萬物復甦、大地甦醒以及冬日黑暗過後太陽力量的回歸,標誌著神聖的復甦時刻。
根據凱爾特傳統,橡樹象徵著男性的力量、堅韌和王權。橡樹王出現在季節神話中,統治著從冬至到夏至的光明時期,並在夏至與統治冬季黑暗時期的冬青王交戰,最終敗北。晚春時節橡樹花盛開,正值橡樹王力量鼎盛之時,萬物在他的統治下煥發生機。
達格達(Dagda)是愛爾蘭神話中圖阿薩德·德·達南(Tuatha Dé Danann,愛爾蘭神話中的神聖種族)的父神和德魯伊,他與橡樹密切相關,他的權杖也常被描述為橡木材質。橡樹的開花與達格達的生育力息息相關——他能夠帶來豐饒、掌控季節更迭,並確保土地和人民的繁榮昌盛。
凱爾特人觀察到橡樹支撐著非凡的生物多樣性——數百種昆蟲、鳥類、哺乳動物、地衣和真菌都依賴橡樹生存。這種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使橡樹成為“生命之樹”,而它的開花則預示著豐饒季節的到來。儘管與橡樹雄偉的身姿相比並不顯眼,但橡樹的花朵卻是橡子的源頭,這些橡子將為動物和人類提供過冬的食物。
根據《馬比諾吉昂》中保存的威爾斯傳統,英雄盧·勞·吉菲斯由鮮花所生,而橡樹正是他花新娘布羅德維德誕生的樹木之一(儘管其他資料強調的是繡線菊、金雀花和橡樹)。這個故事確立了橡樹花參與創世魔法和轉化——這些主題是凱爾特神話的核心。
山楂樹:仙女樹與通往異世界的門戶
山楂(Crataegus monogyna)每年五月盛開白色或粉紅色的花朵,在凱爾特傳統中佔據著一種獨特而又充滿力量的矛盾地位。它既神聖又危險,既具有保護作用又可能帶來傷害,象徵人間與仙境之間的界線。
山楂花盛開標誌著貝爾坦節(5月1日)的到來,也是凱爾特四大火災節之一。漫山遍野的白色山楂花預示著夏季的開始,一年中陽光燦爛的半年拉開序幕,也預示著精靈(aos sí)最為活躍,也可能最為危險。貝爾坦節的傳統習俗包括驅趕牛群在營火間穿梭以求平安,以及不顧危險地採摘山楂花來裝飾房屋並祈求祝福。
然而,將山楂花帶入家中一直存在爭議,且因地理而異。在某些地區,山楂花象徵著好運;而在其他地區,則被認為會帶來死亡或災禍。這種矛盾的象徵意義反映了山楂花的曖昧特質──它生長於邊界,與能帶來祝福或詛咒的仙女連結在一起,美麗卻帶刺,芬芳卻又隱隱透著一絲腐朽的氣息。
根據凱爾特人廣泛流傳的信仰,孤獨的山楂樹,尤其是那些生長在聖井、仙女堡壘或古代土方工程附近的山楂樹,都屬於仙女。砍伐、傷害這些樹木,甚至未經尊重地觸碰它們的花朵,都會帶來可怕的後果──疾病、牲畜死亡、農作物歉收,或是遭到仙女的報復。無數的故事講述了人們無視關於仙女荊棘的警告,最終遭受巨大苦難的故事。
愛爾蘭傳說《埃坦的求婚》中,山楂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埃坦化身為各種形態,其中一位是由山楂花和其他花朵幻化而成的美麗女子,這體現了凱爾特傳統賦予山楂花的神奇力量。她的故事涉及輪迴、蛻變以及人間與異界之間的轉換——所有這些主題都與山楂花息息相關。
在蘇格蘭傳統中,生長在墓地或立石附近的山楂樹標誌著能量之地,那裡是連接兩個世界的帷幕變得稀薄的地方。五月盛開的山楂花預示著異界生物自由行走,人類必須謹慎行事,以免引起超自然力量的注意。
山楂與性(五朔節生育慶祝活動)和死亡(氣味讓人聯想到屍體)之間存在著矛盾的聯繫,這反映了凱爾特人對生命與死亡、快樂與危險、祝福與詛咒的理解,認為它們緊密相連,並且常常存在於同一個人或一個地方。
報春花:仙女的食物和五月前夕
報春花(Primula vulgaris)在早春盛開,花朵呈淡黃色,被認為是通往仙境的通道,並在守護魔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凱爾特傳統認為報春花是仙子的食物或仙子之路的標誌,因此既危險又強大。
根據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民間傳說,找到正確數量的報春花(通常是五朵),並將它們輕觸正確的石頭,就能打開通往仙境的大門,發現寶藏和異界。然而,如果用錯誤數量的報春花觸碰錯誤的地方,則可能被困在仙境中,或者帶來詛咒而非祝福。這種主題出現在許多童話故事中,講述的是凡人無意或有意地尋求進入異世界的途徑。
在威爾士,人們會在五朔節前夕(4月30日)將報春花撒在門階上,以抵禦仙靈的惡作劇。報春花與仙靈的聯繫,看似矛盾地賦予了它們抵禦邪惡仙靈力量的功效。這種邏輯——與超自然生物相關的事物也能起到保護作用——貫穿凱爾特人的保護魔法之中。
年輕女子曾用報春花占卜愛情。她們飲用報春花茶,以期在夢中見到真愛;用報春花花瓣拼成的圖案,則能預示浪漫的未來。報春花早春盛開,象徵春天的復甦,其嬌嫩的姿態,使之成為青春愛情和女性之美的天然象徵。
報春花喜生長於隱蔽的林地和陰涼的河岸,這使它與隱藏之地、秘密知識和不易察覺的事物聯繫在一起。這種特質與凱爾特人對神秘的欣賞以及對「最重要的現實往往存在於日常感知之外」這一理念的認知不謀而合。
羅文花:保護與魔法
山梨(Sorbus aucuparia),又稱歐洲花楸,春天開出簇簇白色花朵,秋天結出鮮紅的漿果,在凱爾特傳統中被視為最具保護作用的植物之一。山梨尤其能抵禦巫術、邪靈和負面魔法。
雖然花楸花在民間傳說中不如莓果那麼引人注目,但它本身卻象徵著花楸樹守護週期的開始。花楸花盛開時,預示著需要重新施展護身符,重申抵禦邪惡的界限,並確保居所受到守護。白色的花朵象徵著純潔和正義戰勝邪惡的力量。
蘇格蘭高地的傳統認為,生長在房屋或牛棚附近的歐洲花楸樹能夠保護居民和牲畜免受超自然力量的侵害。用歐洲花楸樹枝條纏繞紅線製成的十字架——紅線的顏色融合了白色花朵和紅色漿果的色彩——能夠提供強大的保護。任何女巫都無法越過歐洲花楸樹的屏障,而仙子雖然與歐洲花楸樹有關,但也敬畏它的守護力量。
愛爾蘭傳統認為,花楸樹與橡樹和白蠟樹並稱為德魯伊教的三種聖樹。橡樹、白蠟樹和荊棘(有時是橡樹、白蠟樹和花楸樹)的組合被認為具有最大的保護和力量。這三種樹合在一起,包含了所有安全所需的保護性和魔法屬性。
在愛爾蘭傳說弗勞赫(Fraoch)中,一位英雄必須從一棵由龍守護的歐洲花楸樹上取回漿果。這棵花楸樹生長在異界,它的漿果擁有神奇的力量。這個故事將花楸樹描繪成連結異界和冥界的紐帶,同時它又具有守護的象徵意義——一種可以存在於兩個世界並充當溝通橋樑的樹木。
在多個愛爾蘭神話中,花楸樹(又稱「靈樹」)被描繪成結有神奇果實、能賦予人各種力量的植物,其花朵則象徵著這些果實發育的潛力。女神布里吉德(後來的聖布里吉德)與花楸樹有著密切的聯繫,花楸花在春季伊姆博爾克節(2月1日)前後盛開,而伊姆博爾克節正是布里吉德的節日。
藍鈴花:仙女的魔法
春天,藍鈴花(在英國和愛爾蘭是Hyacinthoides non-scripta,其他地區略有不同的品種)鋪滿凱爾特人的林地,宛如一片藍色的海洋。這壯觀的景像在仙女傳說和關於魔法之地的警告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根據廣為流傳的凱爾特傳說,藍鈴花林屬於仙子。進入藍鈴花林,尤其是在黃昏時分獨自一人,會面臨被仙子施咒的風險。仙子們會搖響藍鈴花來召集她們,任何聽到鈴聲的人類都會被仙子施咒,被迫跳舞直至死亡,或被囚禁在仙境中,看似短暫,實則長達數年甚至數個世紀。
孩子們從小就被警告千萬不要採摘風鈴草,因為這樣做會觸怒仙女,導致孩子迷路或誤入歧途。這項禁令或許有其實際意義——防止孩子們獨自進入樹林——同時也以一種令人難忘的超自然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藍色本身在凱爾特傳統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它與治癒、守護和異世界聯繫在一起。藍鈴花鮮豔的色彩鋪滿整片森林地面,即使不帶任何超自然色彩的解讀,也營造出一種視覺上的奇妙效果——一種如此驚豔的美麗,彷彿帶有魔力。
在蘇格蘭高地傳統中,佩戴風鈴草能使佩戴者只說真話。這種特性使得風鈴草既可用於宣誓,也對任何想要保守秘密的人構成威脅。風鈴草與說真話的聯繫,與更廣泛的凱爾特價值觀——榮譽、信守承諾以及言語的力量——緊密相連。
藍鈴花短暫的花期——盛放幾週後便消失——強化了人們對仙境的聯想,在仙境中,時間的流逝方式不同,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甚至充滿危險。
繡線菊:草原女王與花之新娘
繡線菊(Filipendula ulmaria)在夏季開出芬芳馥鬱的白色花朵,在凱爾特傳統中享有神聖的地位。它是德魯伊教三大聖草之一(在某些傳統中與馬鞭草和水薄荷並列),在重要的神話和儀式中都有所體現。
在威爾斯神話中,繡線菊是創造布洛德維德的主要花卉之一。魔法師馬斯和格維迪翁用鮮花為被詛咒無法娶凡人女子的盧·勞·吉菲斯創造了一個女人。他們採集了繡線菊、橡樹和金雀花(在最常見的版本中),施展魔法創造了布羅德維德,她的名字意為「花臉」。
布洛德維德的故事複雜而悲慘。她雖被創造出來是為了成為一位理想的妻子,卻愛上了另一個男人,並密謀殺害了勒烏。作為懲罰,格維迪翁將她變成了一隻貓頭鷹。這個故事探討了轉變、魔法創造生命的後果、自由意志與宿命的衝突,以及野性無法被馴服等主題——這些都是凱爾特神話的核心關注。
繡線菊被納入布洛德維德的創造物之中,突顯了這種花的美麗、甜美以及與女性特質的關聯。然而,布洛德維德最終的背叛和轉變表明,由花朵創造的事物,儘管美麗,卻也擁有無法完全掌控的自身特性——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凱爾特式魔法與自然觀。
除了神話傳說之外,繡線菊還具有實際用途,它被用作散播草藥——撒在地板上,其香氣可以清新房間,其溫和的抗菌特性也能改善衛生狀況。它出現在…
釀造蜂蜜酒(可能是其名稱的由來)和草藥,用於治療發燒、疼痛和發炎。
德魯伊教徒認為繡線菊是神聖的,部分原因是它的療癒功效,但也因為它的甜香,人們相信這種香氣能使人心情愉悅,並將人類與快樂和愉悅聯繫起來——這些品質在凱爾特精神中非常重要,凱爾特精神擁抱生活的感官和情感層面,而不是拒絕它們。
金雀花:金色火焰與凱爾特節日
金雀花(Ulex europaeus),幾乎全年都開滿金黃色的花朵,尤其在春天最為絢麗,是凱爾特人節日、占卜和護身魔法中的重要植物。愛爾蘭諺語「金雀花凋謝,親吻也不再合適」強調了金雀花全年開花,因此親吻在任何時候都適宜——這種充滿趣味和感性的表達方式正是凱爾特傳統中特有的。
金雀花在貝爾坦節(5月1日)前後盛開,因此成為五朔節慶祝活動的傳統花卉。這些明亮的黃色花朵象徵著太陽的回歸、光明戰勝黑暗以及夏季的豐饒與富足。在貝爾坦節期間,人們會燃起金雀花火,金色的火焰與花朵的顏色相呼應,祈求太陽的庇佑。
在愛爾蘭傳統中,金雀花被認為可以抵禦邪靈,並標示邊界。它多刺且密不透風的生長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籬笆材料,而其全年開花則確保了四季常青的美麗,並象徵性地帶來持續的守護。房屋周圍的金雀花籬笆既有實際用途,也具有神秘意義。
在威爾斯傳統中,金雀花被用來求愛占卜和愛情魔法。這種花繁葉茂,金燦燦的美麗使其成為吸引力和繁榮的象徵。年輕人採摘金雀花製作五月花環,並用來裝飾聖井,祈求愛和生育的祝福。
凱爾特人觀察到,金雀花在其他植物難以生存的貧瘠土壤和裸露山坡上卻能茁壯生長。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使金雀花成為堅韌、毅力和在逆境中創造美的象徵——這些品質對於幾個世紀以來飽受外敵入侵和文化壓迫的凱爾特人來說尤其珍貴。
金雀花散發著類似椰子的香氣,被認為十分誘人,能夠吸引昆蟲和人類。蜜蜂尤其喜愛金雀花,這使得金雀花與蜂蜜生產以及凱爾特傳統中蜜蜂的神聖性聯繫在一起。
石楠花:荒原與高地之美
石楠(Calluna vulgaris)以其紫色、粉紅色或白色的花朵覆蓋著荒原和高地,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凱爾特傳統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種花能夠在其他植物難以生存的酸性貧瘠土壤中茁壯成長,因此成為堅韌和適應力的象徵。
白石南花較為罕見,在凱爾特傳統中被視為吉祥的象徵。找到白石楠花預示著好運、庇佑和祝福。蘇格蘭高地的傳說認為,白石楠花生長在仙女之血灑過的地方,或是從未發生過暴力事件的地方——無論哪種情況,都標誌著具有精神意義的場所。
石楠花在凱爾特人的床上用品、釀酒(石楠花啤酒是古老的凱爾特傳統)、茅草屋頂和籃子編織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石楠花吸引蜜蜂,釀造的石楠花蜂蜜因其獨特的風味而備受推崇。這種多功能性使石楠花成為大地禮物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象徵。
在蘇格蘭蓋爾人的傳統中,石楠花象徵著故土和歸屬感。在蘇格蘭高地驅逐運動期間被迫流亡的高地蘇格蘭人,會隨身攜帶石楠花,以此紀念失去的家園。這種花象徵著與土地的連結、氏族認同以及凱爾特人野性之美的融合。
根據一些凱爾特傳說,石楠花標誌著小精靈(仙子)的居所。黃昏時分,覆蓋著石楠花的荒原便成了仙子的領地,夜幕降臨時在荒原上游蕩的人類則有被施了魔法的風險。盛開的石楠花在廣闊的荒原上形成一片紫色的薄霧,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美,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人們對超自然現象的聯想。
在夢中,石楠花象徵著好運;新娘捧花中加入石楠花則寓意著繁榮和庇佑。如今,在凱爾特地區,人們仍然保留著贈送幸運石楠花——用小枝石楠花祈求好運——的傳統,延續著這種樸素花朵與祝福之間古老的聯繫。
野玫瑰:古老的美麗與保護性的尖刺
遍佈凱爾特地區的野生玫瑰(薔薇屬植物),在籬笆邊綻放著粉紅色或白色的花朵,它們在守護魔法、療癒傳統和浪漫象徵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麗的花朵與尖銳的刺並存,體現了凱爾特人對美與危險、溫柔與力量往往並存的理解。
野薔薇(Rosa canina)在凱爾特傳統中尤其被視為具有保護作用的植物。薔薇果(花朵發育而成的果實)是重要的食物和藥物,尤其是在冬季富含維生素C。薔薇花本身則象徵著美麗、愛情以及青春和快樂的短暫易逝。
在愛爾蘭傳統中,生長在仙女堡附近或聖地上的野玫瑰備受尊崇。隨意採摘或未經允許採摘可能會冒犯附近居住的精靈。然而,懷著敬畏之心和虔誠之心採摘的玫瑰則可以抵禦仙女和其他超自然生物的侵擾——這再次印證了與精靈相連之物也能抵禦其侵害的道理。
威爾斯傳統中,野玫瑰被用於愛情占卜。花瓣的數量、散落的方式,以及枕下放著玫瑰入睡後產生的夢境,都能揭示浪漫的未來或現有戀人的忠貞。
野玫瑰的五片花瓣(通常)使其與五芒星或五角星聯繫起來——在凱爾特人以及後來受凱爾特影響的魔法傳統中,五角星或五角星是保護和完整的象徵。一些解釋認為,這五片花瓣代表五種元素(土、氣、火、水和精神)或人生的五個階段。
在凱爾特傳說中,玫瑰常被用來標記邊界、守護聖地,或在異界盛開。異界通常擁有非凡的花園,那裡的玫瑰和其他花卉比人間更加美麗繁茂,這暗示著花朵象徵著不同世界之間的聯繫,以及超凡脫俗之美的顯現。
薊花:蘇格蘭的驕傲與守護
薊(Cirsium 和 Carduus 屬植物)雖然常被視為雜草,卻成為了蘇格蘭的國花,並在蘇格蘭凱爾特傳統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紫色的花朵盛開在帶刺的莖稈上,象徵著頑強的防禦、驕傲的獨立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根據蘇格蘭傳說,一支入侵的北歐軍隊試圖夜間攻擊蘇格蘭營地。一名赤腳的維京人踩到薊草,痛得大叫起來,驚醒了熟睡的蘇格蘭人,蘇格蘭人最後擊敗了入侵者。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蘇格蘭將薊草定為國花,並賦予其格言“Nemo me impune lacessit”(無人能激怒我而不受懲罰)。
雖然這個故事起源於中世紀而非古代凱爾特時期,但它建立在凱爾特人對薊的固有認知之上,即薊象徵著保護和反抗。薊的尖刺和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生存的能力,與蘇格蘭人的民族特性——堅韌、獨立、令敵人膽寒——不謀而合。
凱爾特傳統認識到薊的藥用價值,並用它來治療各種疾病。薊花吸引蜜蜂和蝴蝶,因此對於那些與這些在凱爾特信仰中被視為神聖或具有魔力的益蟲保持聯繫的人來說,薊非常重要。
薊籽漂浮在薄如蟬翼的絲線上,這啟發了凱爾特人對傳播、遷徙以及輕盈之物隨風遠行的觀察。這種觀察與他們關於精靈、靈魂以及生命氣息在兩個世界之間穿梭的信仰緊密相連。
三葉草:三相女神與聖派翠克
三葉草(Trifolium屬植物)雖然花朵很小,但在愛爾蘭凱爾特傳統中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三葉草(也稱為三葉草)成為了愛爾蘭的國花,而罕見的四葉草則被認為能帶來非凡的好運。
這三片葉子像徵著凱爾特思想中各種神聖的三重性──三重女神(少女、母親、老嫗)、三個領域(大地、海洋、天空)或人類的三種元素(身體、心靈、精神)。數字三在凱爾特傳統中具有強大的力量,反覆出現在神話、儀式和象徵體系中。
據說,聖派翠克在愛爾蘭傳播基督教時,曾用三葉草來闡釋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一位上帝中的三個位格。這個故事,無論其歷史真實性如何,都展現了基督教教義如何吸收並改造了現有的凱爾特神聖符號。三葉草在基督教傳入之前的重要意義,也促成了它被基督教所接納。
四葉草因其稀有,象徵非凡的好運。找到一株四葉草意味著得到仙女的祝福或神的眷顧。四片葉子為神聖的三位一體增添了第四個元素——有人將其解讀為幸運的象徵,也有人將其解讀為在神聖的三位一體中加入人性,或為神聖的海洋、天空和陸地三位一體增添大地。
三葉草花——無論是白色還是粉紅色——都能吸引蜜蜂,凱爾特傳統也認可三葉草在蜂蜜生產中的作用。蜜蜂在凱爾特文化中享有神聖的地位,因此任何受蜜蜂青睞的花朵都意義非凡。三葉草的固氮特性能夠改良土壤,儘管古代凱爾特人對此的理解更多是出於實踐而非科學——他們知道三葉草可以改善土地,並將其融入農業生產中。
在愛爾蘭民間傳說中,三葉草可以抵禦邪靈,尤其是在特定時間(黎明、滿月之夜、某些節日)採摘時效果更佳。穿戴或攜帶三葉草可以保佑旅途平安,並能抵禦魔法侵害。
毛地黃:仙女的手套和致命的美麗
毛地黃(Digitalis purpurea)開出高高的穗狀花序,花朵呈紫色、粉紅色或白色,呈管狀,與仙女和危險的魔法有著密切的聯繫。它的俗名本身就與仙女有關——“folk’s gloves”(民間的手套)演變成了“foxglove”(毛地黃),其中“folk”是仙女的委婉說法。
根據凱爾特傳說,仙女會賜予狐狸毛地黃,讓它們戴在爪子上,以便在狩獵時降低噪音,使它們幾乎隱形且悄無聲息。這個故事解釋了毛地黃花名的由來,同時也蘊含了狐狸隱密狩獵的知識,並將之歸功於仙女的幫助。
這種管狀花朵被稱為仙女頂針或仙女帽,人們認為它們是小精靈的頭飾或手套。採摘毛地黃可能會冒犯仙女,她們會懲罰冒犯者。孩子們被警告永遠不要採摘毛地黃,也不要把花朵戴在手指上,因為這樣做會招致仙女的詛咒,或者更實際地說,會因植物中的有毒化合物而中毒。
毛地黃強大的藥用價值——尤其對心臟疾病的療效——為凱爾特治療師所熟知,但其毒性也使其十分危險。這種兼具療癒功效與致命毒性的植物,體現了凱爾特人對「最有效的藥物往往來自最危險的植物」這一理念的理解,而這需要對植物的了解、尊重以及恰當的溝通。
在威爾斯傳統中,房屋附近生長的毛地黃不僅能辟邪,也標誌著仙女的居所。高聳的花穗如同仙女塔或異界入口的標誌。穿過毛地黃叢,尤其是在黃昏時分,可能會被施以魔法。
初夏時節,繁花盛開,常在林間小徑和綠蔭掩映下,構成一幅幅壯麗的景象,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到魔法和超自然現象。它們的美麗與危險並存,完美地詮釋了凱爾特仙境的形象——既誘人又致命,既美麗又令人敬畏。
接骨木花:女巫樹與保護魔法
接骨木(Sambucus nigra)在初夏開出扁平的白色花簇,在凱爾特傳統中佔據著矛盾的地位——既神聖又危險,既具有保護作用又與巫術有關,既具有治癒作用又具有潛在危害性。
在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傳統中,接骨木屬於仙女或女巫。未經允許或未舉行適當儀式就砍伐接骨木會帶來詛咒,而將接骨木種植在房屋附近則可以抵禦邪惡。人們會採摘接骨木花製作接骨木花糖漿、葡萄酒和藥物——但必須心懷敬意,並且通常還要向樹木獻上祭品。
接骨木與凱爾特神話中的冬日女神卡莉赫(Cailleach)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使它既強大又危險。卡莉赫象徵著冬天的破壞力、死亡和轉變。接骨木在初夏盛開,標誌著卡莉赫的離去和夏季豐饒的開始,但她與接骨木的聯繫仍然存在。
威爾斯傳統認為,接骨木不能帶入室內或焚燒,否則會招致災禍-接骨木樹的精靈(通常是女性,若不敬便會報復)會進行報復。然而,將接骨木雕刻成特定的護身符或笛子卻能辟邪,這體現了這種材料的雙重力量。
接骨木花的白色象徵純潔,但其略帶霉味的香氣暗示著死亡和腐爛,強化了接骨木樹的過渡性質——既與生命(療癒的藥物、營養豐富的花朵和漿果)相關,又與死亡(與死亡女神相關的木材、喪葬習俗)相關。
生長在墓地或古蹟附近的接骨木標誌著陰陽兩界之間的帷幕變得稀薄之處。那裡盛開的接骨木花被認為具有特別強大的力量,但也十分危險——採摘它們需要勇氣和適當的防護。
掃帚:火與淨化
金雀花(Cytisus scoparius)在晚春時節開出鮮豔的黃色花朵,是凱爾特人節慶、淨化儀式和家庭巫術中常見的植物。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製作掃帚的傳統用途——人們將金雀花的枝條捆成束,用來清掃地板、庭院和經過儀式淨化的聖地。
在貝爾坦節前後盛開的掃帚花,使它們成為五月慶典的理想之選。它們金燦燦的花朵象徵著太陽的庇佑和夏天的豐饒。成束的掃帚花裝飾著房屋和聖地,帶來色彩、芬芳和守護的魔力。
在威爾斯傳說中,金雀花是創造布洛德維德的幾種花卉之一(最常見的版本還包括繡線菊和橡樹,但不同來源的說法不一)。這項設定表明金雀花擁有創造生命的神奇力量——儘管布洛德維德最終的背叛表明,即使被塑造成人形,野生生物的本質仍然不變。
凱爾特人將掃帚草廣泛用於屋頂、動物墊料和染料生產(其花朵可提取黃色染料)。然而,在某些傳統中,室內焚燒掃帚草是被禁止的——掃帚草的煙霧會引發風暴或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注意。
這種植物能夠在貧瘠的土壤中茁壯生長,並迅速佔領被破壞的土地,因此成為復興和重建的象徵。火災或土地清理之後,金雀花迅速出現,它那黃色的花朵宣告著生命的回歸。這種特質將金雀花與重生、堅韌以及生命戰勝毀滅等主題連結起來。
馬鞭草:德魯伊的草藥
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一種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生長在高高的花穗上,在凱爾特德魯伊教的傳統中被視為最神聖的植物之一。德魯伊會舉行繁複的儀式來採摘馬鞭草,認為它具有強大的魔法、療癒和靈性力量。
根據凱爾特傳統,馬鞭草必須在特定的時間採摘——黎明、滿月之時或某些節日期間——並且必須伴以適當的祈禱和祭品。採摘者不能用鐵器觸碰馬鞭草,而必須使用青銅器、石頭或徒手。這些禁忌體現了馬鞭草的神聖地位以及處理這種強效植物時所需的謹慎。
馬鞭草被認為可以抵禦邪靈,增強魔法效力,並在占卜和預言中發揮重要作用。德魯伊教徒在舉行重要儀式或尋求啟示前會服用馬鞭草,他們相信馬鞭草可以開啟靈性感知,並將修行者與異界連接起來。
雖然花朵很小,但結出的種子卻能廣為流傳。凱爾特傳統認為,野生馬鞭草選擇在此生長必有其深意。意外發現馬鞭草的生長,預示著神聖能量的存在,或是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場所,在這些地方進行靈性修行會格外有效。
在療癒方面,馬鞭草不僅能治療各種疾病,還能應付精神或魔法上的困擾──詛咒、魔法或超自然疾病。這種花的保護作用能同時作用於多個層面,反映了凱爾特人對健康的整體性理解,涵蓋了生理、精神和社會層面。
睡蓮:湖中仙女
睡蓮(睡蓮屬植物),漂浮在靜謐的水面上,開著潔白或潔白的花朵,與凱爾特水神、湖中仙女神話以及水池、湖泊和水井的神聖本質聯繫在一起。
在亞瑟王傳說(深受凱爾特傳統影響)中,湖中仙女居住在湖面之下,她的領域只能透過魔法進入。睡蓮標誌著凡間與異界水域的分界線,它們的花朵漂浮在水面上,根系則深入神秘的深處。這種兼具雙重特質──同時屬於兩個世界──使得睡蓮成為穿梭於不同世界的存在的理想像徵。
凱爾特傳統認為,神聖的水池和湖泊是通往異界的入口。生長在這些水面上的睡蓮標誌著這些門戶,屬於居住在下方的神。打擾睡蓮會冒犯水靈,帶來厄運;而恭敬地欣賞它們,不採摘,則被視為得體的行為。
睡蓮從渾濁的水中綻放,其純淨之美令人聯想到純潔、蛻變,以及美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起源中誕生的可能性。這種象徵意義後來影響了基督教凱爾特傳統,在凱爾特傳統中,睡蓮代表著即使身處塵世,也能獲得的精神純潔。
凱爾特神話中的水神——包括博安(愛爾蘭博因河女神)、錫南(愛爾蘭香農河女神)和科文蒂娜(羅馬-不列顛水神)——都與睡蓮生長的水域有關。人們向水神獻祭時通常會使用鮮花,如果能找到睡蓮,也會使用睡蓮,這些祭品會被投入聖池或放置在井邊。
款冬:早開的植物和療癒的禮物
款冬(Tussilago farfara)在早春葉片萌發前開出黃色花朵,在凱爾特傳統中被視為春天的使者,也是重要的藥材。花朵直接從裸露的土壤中冒出,看不見葉子,這本身就充滿魔力──而花朵凋謝後葉子的出現,更增添了這種魔力。
凱爾特傳統認為款冬是一種強效的肺部藥物-它的拉丁學名Tussilago意為「止咳藥」。當時的醫者會用款冬的花和葉來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這種用法在今天的草藥醫學中仍然沿用。款冬開花早,這意味著在冬末呼吸道感染肆虐之際,人們就能及時獲得新鮮的藥材。
款冬花金黃的色澤象徵太陽的恩澤和春天的回歸。嚴冬過後,款冬花盛開,令人欣喜不已,充滿希望──它預示著溫暖的季節即將到來,冰封的大地雖看似荒蕪,卻依然生機勃勃。正是這種特質,使款冬成為堅韌不拔、蘊藏著無限活力和豐收的象徵。
在一些凱爾特地區,款冬花因其早春開放和藥用價值而被視為半神聖之物。人們會將春天第一批款冬花獻給神靈,感謝他們保佑人們度過寒冬,並祈求他們繼續保佑來年生長旺盛。
蒲公英:陽光治癒者與許願者
蒲公英(Taraxacum屬植物),開著明亮的黃色花朵,結成球狀種子,在凱爾特民間魔法、占卜和療癒傳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儘管有時被視為雜草,蒲公英卻提供了食物、藥物和魔法用途。
蒲公英明亮的黃色花朵捕捉了陽光和夏天的活力。孩子們和大人都用蒲公英的莖稈製作花環和花冠,將玩花的簡單樂趣與凱爾特人在節日期間用大自然的饋贈裝點自己的傳統聯繫起來。
蒲公英從黃色花朵蛻變為白色種子莢,這讓人聯想到變化、時光流逝和生命週期。種子莢的形態──一個完美的球形,種子彷彿隨時準備飛舞──賦予了它神奇的魔力。吹蒲公英種子許願成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習俗,人們相信剩餘種子的數量預示著願望是否會實現,或者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實現。
在凱爾特草藥醫學中,蒲公英被用於治療肝臟和消化系統疾病、皮膚病,並普遍用於增強健康和活力。蒲公英的整株植物——花、葉和根——都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因此它像徵著慷慨和富饒,任何懂得珍惜平凡事物的人都能輕易獲得。
在凱爾特傳統中,蜜蜂對蒲公英花的熱愛提升了這種植物的地位。任何蜜蜂喜愛的事物都帶有祝福的意味,因為蜜蜂本身也被視為神聖的——有些傳統認為蜜蜂來自異世界,或者它們的嗡嗡聲是一種神聖的語言。
金銀花:忍冬與甜美的魔法
金銀花(Lonicera periclymenum),因其纏繞習性而被稱為忍冬,開出芬芳濃鬱的白色和黃色花朵,於傍晚綻放,散發出醉人的香氣。這種引人注目的香氣、嫵媚的花型以及纏繞樹木的習性,使得金銀花在凱爾特人的愛情魔法、束縛咒語以及與異界的聯繫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凱爾特語的「woodbine」(金銀花)一詞源自於金銀花依附樹木生長的特性。這種特質激發了人們對愛情魔法的想像——將金銀花帶回家中,象徵著戀人之間的「紐帶」;而在魔法咒語中,金銀花則被認為能夠確保忠貞或吸引特定之人的愛慕。
然而,金銀花的束縛特性也伴隨著警示。正如這種植物若不加控制會纏繞樹木致其窒息一樣,若魔法束縛不謹慎構建,也會引發問題。凱爾特傳統認識到,愛情魔法雖然存在,但會帶來倫理和實踐上的難題——強迫他人產生愛意或違背其意願地束縛他人,往往會導致不幸或意想不到的後果。
金銀花在傍晚綻放,散發著濃鬱的夜香,將金銀花與月亮、黑暗、夢境和另一個世界聯繫在一起。漫步在瀰漫著金銀花香氣的夜晚,會讓人進入一種奇特的意識狀態──這香氣本身就令人著迷,能夠引發遐想或浪漫情懷。
在蘇格蘭蓋爾人的傳統中,門楣上生長的金銀花既能守護家園,又能帶來祝福。這種植物繁茂的花朵和甜美的香氣象徵著富足和歡迎,而它旺盛的生長力則提供了實際的和象徵性的雙重保護。
紫羅蘭:謙遜與凱爾特聖徒
紫羅蘭(Viola屬植物)花朵低矮,呈紫色、黃色或白色,在凱爾特傳統中像徵謙遜、謙卑和內斂的美德。這些花朵往往生長在隱蔽之處,常被其他植物遮蔽,因此象徵那些不張揚卻在被發現後才顯露價值的品質。
在愛爾蘭凱爾特基督教(基督教教義與凱爾特傳統的融合)中,紫羅蘭與許多聖人聯繫在一起,尤其是一些儘管擁有強大的權力或淵博的學識卻依然謙遜的聖人。紫羅蘭生長習性矮小,卻能開出芬芳迷人的花朵,與那些儘管擁有精神權威卻生活簡樸的聖人如出一轍。
基督教傳入之前的凱爾特傳統認為紫羅蘭是早春花卉,其盛開預示著大地復甦。紫羅蘭含蓄的美麗和甜美的香氣使其成為祭祀聖井和泉水的理想之選,人們在那裡向水神獻上鮮花,祈求祝福。
在凱爾特民間醫學中,紫羅蘭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頭痛和咳嗽。將紫羅蘭花浸泡在水中可以製成舒緩的飲品,而紫羅蘭葉子則是營養豐富的早春蔬菜。這種實用價值提升了紫羅蘭的象徵意義──真正的謙遜並不妨礙其發揮作用;事實上,最有價值的人往往默默奉獻,不求回報。
在一些凱爾特傳統中,紫羅蘭與悲傷或哀悼聯繫在一起,這反映了紫羅蘭的藍紫色花朵以及它們生長在陰涼靜謐之處,而這些地方正是沉思冥想的自然場所。然而,紫羅蘭也像徵著希望——它們在早春的綻放預示著冬天的結束和萬物的復甦。
罌粟:睡眠與異世界
罌粟(罌粟屬植物),開著鮮豔的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朵,在凱爾特傳統中與睡眠、夢境、死亡和來世息息相關。雖然鴉片罌粟並非凱爾特地區的原生植物,但田野裡野生的玉米罌粟卻具有特殊的意義,而貿易則帶來了對藥效更強的罌粟品種的了解。
麥田裡盛開的紅色罌粟象徵著血液、生命力以及農業社會中至關重要的生死輪迴。凱爾特人觀察到,罌粟在翻耕過的土壤中生長最為茂盛,尤其是在耕地裡,這使他們聯想到穀物女神刻瑞斯/德墨忒爾,以及新生命萌發前必要的破壞(耕作、收割)。
根據一些凱爾特人的傳統,罌粟花生長於血染大地的戰場。這種說法,加上罌粟花鮮豔的紅色以及它們在被擾動的土地上生長的特性,使它們成為陣亡戰士的象徵,以及死亡轉化為美麗的寓意。這種聯想早於現代的罌粟花紀念傳統,但蘊含著相似的意義──緬懷逝者,同時承認生命的延續。
罌粟的催眠特質(尤其是鴉片品種)使其與夢境、幻象和恍惚狀態連結起來,凱爾特靈修者曾利用這些狀態進入異世界。先知和德魯伊可能會使用罌粟製劑來誘發幻覺狀態,但具體的做法大多沒有記載,因為許多德魯伊知識都是口頭傳承的,而且有意不記錄下來。
在凱爾特基督教傳統中,罌粟花有時出現在關於聖徒的故事中,這些聖徒能為受惡魔折磨的人帶來安眠,或為需要休息以求康復的人提供幫助。這使罌粟花與有益睡眠或無意識狀態之間古老的聯繫基督教化了。
罌粟花短暫易逝的特性──清晨絢爛綻放,午後卻往往凋零──揭示了無常、生命的短暫,以及珍惜當下之美的重要性。這種教誨與凱爾特人對生命無常以及來世界限模糊的認知不謀而合。
雪花蓮:伊姆博爾克節和布里吉德之花
雪花蓮(Galanthus nivalis)在冬末衝破積雪綻放,在凱爾特傳統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是布里吉德之花,與女神布里吉德和伊姆博爾克節(2月1日)有關。
布里吉德(Brighid)是凱爾特最重要的女神之一(後來被基督教化為聖布里吉德),掌管詩歌、醫術、鐵匠工藝和聖火。她像徵光明回歸、春天的萌芽以及溫暖冰冷大地的創造之火。在伊姆博爾克節(Imbolc)前後盛開的雪花蓮成為了她的象徵-白色的花朵象徵純潔和光明重返人間。
根據愛爾蘭傳統,雪滴花最初出現於布里吉德女神祝福大地之時,即使在雪中,花朵也競相綻放,預示著春天的臨近。這些花朵的出現為嚴冬帶來了希望,預示著溫暖和生機的回歸。
在供奉布里吉德女神的聖井附近生長的雪花蓮意義非凡。這些聖井是人們祈求療癒和祝福的地方,早春時節,泉水邊會盛開雪花蓮,象徵女神的存在和力量。朝聖者可能會留下雪花蓮作為祭品,或將其作為祝福的信物帶走。
在蘇格蘭傳統中,雪花蓮象徵純潔和希望,但也帶有警示的意味。有些人認為,將雪花蓮帶入室內會招致厄運或死亡,因為這種花朵形似裹屍布下的屍體。這種略帶陰暗的寓意反映了凱爾特人對生死交織的認知——這種預示著春天到來的花朵也像徵著死亡,提醒人們終結與開始密不可分。
雪花蓮能夠在嚴酷的環境中綻放——衝破冰凍的土壤,在冰雪嚴寒中頑強生存——這使其成為堅韌、信念和生命戰勝逆境力量的象徵。這些特質與凱爾特人產生了共鳴,他們曾面對惡劣的氣候、外敵入侵和幾個世紀的文化壓迫,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文化認同。
百合花(聖母百合):純潔與凱爾特基督教
雖然並非凱爾特地區的原生植物,但聖母百合(Lilium candidum)出現在凱爾特基督教傳統中,由修道院引入,並與聖母瑪利亞和多位聖徒聯繫在一起。它融入凱爾特文化,體現了基督教如何適應並吸收花卉象徵意義。
在凱爾特基督教藝術和詩歌中,白百合象徵純潔、神聖的恩典以及塵世與天堂的交匯。它潔白無瑕的花瓣和馥鬱芬芳使其成為教堂和宗教節日的象徵,尤其適用於紀念聖母瑪利亞或女性聖徒的場合。
凱爾特修道院在花園中種植百合花,既保留了羅馬象徵性花卉的傳統,也將其融入基督教脈絡。在其他學問衰落的時期,這些修道院花園保存了植物學知識和藥用實踐,從而在基督教傳入之前的凱爾特草藥學與後來的歐洲傳統之間建立了聯繫。
百合花出現在凱爾特基督教手稿中,與傳統的凱爾特結飾和圖案並列,象徵基督教教義與凱爾特藝術和象徵傳統的融合。百合花並非源自於其本土特性,而是融入凱爾特基督教文化後才成為凱爾特花卉。
一些凱爾特聖徒的傳說中記載了與百合花有關的奇蹟——反季節盛開的百合花、從聖徒墓穴中長出的百合花,或是聖徒行走過的地方出現的白色百合花。這些故事將前基督教時期凱爾特人關於神奇花朵和異界花園的信仰融入了基督教敘事之中。
常春藤花:常青的忠誠
常春藤(Hedera helix)雖然主要以其葉片聞名,但在秋季也會開出黃綠色的小花——這種不尋常的花期在凱爾特傳統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花朵為準備過冬的昆蟲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晚秋花蜜。
常春藤常綠的特性和頑強的攀緣力使其成為忠貞、堅韌和紐帶的象徵。在凱爾特傳統中,常春藤代表著永恆的友誼、忠貞的愛情以及歷經磨難仍然牢固的聯繫。冬青和常春藤——兩者都是常綠植物,都開著樸素的花朵和裝飾性的漿果——在冬至慶祝活動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象徵著一年四季的循環。
在一些凱爾特人的季節傳統中,「冬青王與常春藤女王」的形像出現,分別代表自然循環中陰陽兩面。冬青象徵陽剛之氣和冬日的力量,而常春藤則代表著陰柔之氣、堅韌不拔,以及透過溫和而持續的生長而非猛烈的衝擊力而得以延續的力量。
生長在聖地、古老教堂或古樹上的常春藤被視為連結過去與現在的紐帶,備受尊崇。這種植物壽命極長——單株常春藤可存活數百年——使其成為跨越世代的活生生的紐帶。常春藤的花朵四季輪換,展現了大自然在不同季節的饋贈,不同的植物為全年的授粉昆蟲提供食物。
在凱爾特人的婚禮傳統中,常春藤會被編織成裝飾品或新娘花環,象徵新人永恆的愛情紐帶。這種植物越老越茂盛的特性,也寓意著婚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深厚牢固。
沼澤水仙:荒原黃金
沼澤星花(Narthecium ossifragum)生長於沼澤地帶,開出穗狀的黃色星形花朵,在凱爾特地區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沼澤在當地的景觀和傳統中佔據著重要地位。這種花朵出現在潮濕的過渡地帶,與異世界和沼澤精靈連結在一起。
在凱爾特傳統中,沼澤本身俱有神聖的地位——人們在那裡獻祭、舉行儀式安葬遺體,認為那裡是連結兩個世界的界線模糊不清的地方。生長在沼澤中的植物也與這些神聖而危險的場所連結在一起。沼澤水仙金燦燦的花朵點亮了陰暗潮濕的土地,在險惡的環境中創造了一種美感。
這種植物的名字「ossifragum」(碎骨草)源自於人們觀察到,在沼澤水仙花叢中放牧的綿羊有時會患上骨質疏鬆症——實際上是由於沼澤土壤中鈣質缺乏所致,而非植物本身。然而,這種聯想將沼澤水仙花與危險、死亡以及沼澤的險惡環境聯繫起來,使旅行者容易迷失其中。
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傳統中,沼澤是精靈、迷失靈魂和危險生物的棲身之所。沼澤水仙花盛開,為這些地方增添了醒目的視覺標誌,既警示過往旅人,也提醒著當地居民這片土地的神聖性。金色的花朵在深色的水體和植被映襯下,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人們對超自然現象的解讀。
凱爾特人會小心翼翼地採集沼澤水仙花來提取黃色染料,因為進入沼澤總是伴隨著身心兩方面的風險。這種鮮豔的染料因其能染製衣物和羊毛而備受推崇,因此,儘管風險重重,但採集工作仍然值得。
沼澤金盞花:水之金
沼澤金盞花(Caltha palustris)在春季潮濕地區綻放出耀眼的金黃色花朵,與凱爾特人的水系魔法、生育力和季節性慶典息息相關。其鮮豔的色彩和早春的花期使其在五月慶典和與水相關的儀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貝爾坦節的傳統中,人們會採摘沼澤金盞花(由於它們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採摘時需格外小心),用來裝飾五月的灌木叢、門扉和神聖場所。金色的花朵象徵著太陽的祝福和夏季的豐饒,而它們生長在水中的習性則將它們與水神和精靈聯繫起來。
凱爾特傳統認為,生長在邊界——陸地與水域、森林與田野——的花朵擁有特殊的力量,它們存在於不同領域交會的過渡空間。生長在水邊的沼澤金盞花正是這種閾限特性的體現。
春天,花朵的盛開與農場活動的增加——產犢、產羔和播種——相吻合。沼澤金盞花的盛開預示著這些活動的適當條件,也像徵著人們對來年豐收和富饒的期盼。
在一些凱爾特地區,人們從不採摘沼澤金盞花,因為它們屬於水神,如果花朵被盜,水神會報復。或者,採摘沼澤金盞花需要遵循特定的禮儀——請求許可、留下祭品,並且只取所需。這些習俗既體現了對自然系統的尊重,也體現了對進入潮濕、潛在危險區域的謹慎態度。
坎皮恩:仙女之花
紅白相間的蠅子草(Silene屬植物),生長於樹籬和林緣,開出粉紅色、紅色或白色的花朵,在凱爾特傳說中與仙靈聯繫在一起。這些花朵出現在林緣——仙靈鍾愛的那些過渡地帶——更強化了它們與超自然力量的關聯。
根據凱爾特民間傳說,生長在仙女堡壘或仙女圈附近的石竹花標誌著仙女的領地。這些花是仙女的花園,採摘它們會觸怒仙子。孩子們學會了辨識並避免打擾某些地方的石竹花,從而保護花朵和孩子們免受超自然力量的侵害。
紅景天鮮豔的色彩象徵生命力和活力,而白景天則代表純潔或異界生物的蒼白幽靈。這兩種植物共同生長,創造出無需人為幹預的自然之美——這體現了凱爾特人追求在野性自然中發現完美,而非強加人類秩序的理想。
傍晚時分,錦帶花緩緩綻放,散發出淡淡的芬芳,這讓人聯想到黃昏——那仙子們最自由自在地遊蕩,而人類也最有可能被施以魔法的臨界時刻。黃昏時分漫步在錦帶花盛開的樹籬間,深深吸入它們的香氣,營造出一種令人沉醉的氛圍,彷彿置身於魔法世界。
在某些傳統中,如果正確採集並佩戴或攜帶野葛,便可辟邪。這種辟邪功效——如同許多凱爾特植物的辟邪功效一樣——與採集的時機、地點和方式密切相關,而這些知識則透過家族和社群代代相傳。
繁縷:星星花
繁縷(Stellaria holostea)在春季開出精緻的白色星形花朵,其俗名源自於其用於治療針刺(劇烈疼痛)的藥用價值,但在凱爾特傳統中卻有著更廣泛的意義。星形花朵與天體象徵和夜空神話緊密相連。
根據一些凱爾特人的信仰,繁縷花象徵著墜落的星星或凝結成塵世形態的星光。這種天界與塵世——上方與下方、天堂與大地——之間的聯繫,與凱爾特宇宙論中萬物互聯的理念不謀而合。
花朵嬌弱的外表掩蓋了植株本身的頑強生命力——繁縷即使在貧瘠的環境中也能茁壯生長,其莖稈難以折斷。這種兼具柔美與內在力量的特質,契合了凱爾特人重視內在特質的美感。
在凱爾特草藥醫學中,繁縷被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尤其被認為對岔氣和胸痛有效。 「特徵論」(即認為植物的外觀暗示其用途的觀點)認為,繁縷堅韌如線的莖稈在治療傷痛時可以「縫合」身體。
繁縷的星形花朵使其適宜在特定的天象發生時採摘-例如滿月、冬至或特定星辰出現之時。這些採摘時機將植物藥用價值與宇宙規律聯繫起來,體現了凱爾特人將天文學、植物學和療癒融為一體的概念。
酢漿草:三葉草的近親
酢漿草(Oxalis acetosella)葉片三裂,花朵纖細,白色花瓣上點綴著粉紅色或紫色的紋路,在凱爾特傳統中有時被當作三葉草來使用。三片葉子使其具有像徵意義,儘管植物學家對真正的三葉草究竟是什麼仍有爭議。
這些花朵的含蓄之美——潔白的花瓣上點綴著精緻的粉紅色或紫色紋路——體現了凱爾特人對那些需要細心觀察才能逐漸展現其美的事物的審美情趣。酢漿草需要仔細欣賞才能充分領略其魅力,它的花朵很小,若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被忽略。
凱爾特人早已認識到酢漿草的酸味(源自草酸),並將其用作食物調味品和藥物。酢漿草的葉子能使旅人精神煥發,並提供維生素C;而酢漿草的花朵出現在陰涼的林地中,則標誌著哪裡可以找到這種植物。
這種植物在夜間或下雨天會合攏葉片的習性,使人們得以觀察植物的行為和感知能力。凱爾特人將植物視為有感知能力的生命體,而非被動的客體,而酢漿草對環境條件的明顯反應也強化了這種理解。
根據一些傳統說法,茂盛的酢漿草預示著仙靈的存在,或異界與凡間交匯之處。這種植物偏好陰涼靜謐的林地——而這些地方恰恰與超自然生物息息相關——更強化了這些聯想。
水仙花:春天的金色使者
水仙花(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在早春時節綻放明媚的黃色花朵,傳入凱爾特地區後,融入了當地的春季慶典和園藝傳統。雖然水仙花可能是由羅馬人或其他民族引入的,但它最終還是融入了凱爾特人的春季習俗之中。
在威爾斯傳統中,水仙花(威爾斯語:cenhinen Pedr,意為「彼得的韭菜」)與聖大衛節(3月1日)和威爾斯的民族認同緊密相連。水仙花的金黃色與威爾斯古老的象徵物——韭菜的顏色相呼應,而且它們在三月初盛開,因此非常適合用來慶祝威爾斯的守護聖人和民族自豪感。
這些花朵在冬末春初的綻放,為人們帶來了陰霾的冬日後的喜悅。它們鮮豔的色彩和繁茂的姿態,象徵著光明、溫暖和萬物復甦的回歸。這種季節性的象徵意義,使它們與凱爾特人的春季慶典和冬日終結的慶祝活動緊密相連。
水仙花成簇生長,年復一年可靠地綻放,這使它們成為家園、延續和世代傳承的象徵。生長在古老家園或廢棄村落的水仙花,標誌著人們曾經居住的地方,即使房屋坍塌,它們仍然存在。
在凱爾特基督教傳統中,水仙花與四旬齋的聯繫(它們的盛開通常與這段時間重合)使它們與困難時期的希望、黑暗中的光明和復活的主題聯繫起來——這些基督教概念與更古老的凱爾特季節性死亡和重生的主題產生了共鳴。
凱爾特療癒中的花卉
凱爾特人的療癒傳統,由德魯伊教徒傳承,後來由僧侶、草藥師和民間治療師發揚光大,其中廣泛運用了花卉。凱爾特人的整體療法認為,生理、精神和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健康,而花卉則在多個層面發揮療癒作用。
花精療法透過花朵中的化學成分來治療身體疾病,凱爾特治療師透過觀察、經驗以及他們所理解的與植物精靈的溝通來識別這些成分。花朵也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它們的美麗能夠振奮精神,它們的芬芳能夠鎮靜或提神,它們的存在能夠提醒病人大自然的治癒力量以及生老病死的季節循環。
採集藥用花卉是一項充滿儀式感和敬畏之心的活動。治療師會與植物對話,解釋它們的需求,獻上禮物(牛奶、蜂蜜、銀幣),只取所需。這種禮儀維繫著治療師與植物夥伴之間的關係,體現了凱爾特人對療癒需要合作而非支配的理解。
不同的花卉對應著不同的身體部位和疾病,這套體係部分保留在中世紀文獻中,但其起源可追溯到基督教傳入之前的凱爾特人習俗。雖然有些關聯源自於「符號學」(即外觀指示用途),但許多關聯則來自世代累積的經驗觀察。
花卉與凱爾特年
凱爾特人的一年以四個主要的火節(薩溫節、伊姆博爾克節、貝爾坦節、盧納薩節)以及兩個冬至和兩個夏至、春分和秋分為標誌,與花期相對應。每個節日盛開的不同花卉有助於標記時間,並將慶祝活動與自然循環聯繫起來。
薩溫節(11月1日):花朵凋零之時,只有晚開的玫瑰、常春藤花以及秋末的花朵,標誌著一年的結束和冬日黑暗的開始。花朵的缺失,更強化了這段時期死亡、休憩和內省的意味。
冬至(12月21日):冬青樹結著紅色的漿果(雖然花朵出現得更早),常春藤和常綠植物標誌著最黑暗的時刻,同時也預示著光明的回歸。
伊姆博爾克節(2月1日):雪花蓮預示著布里吉德的祝福和春天的萌動。這些勇敢地衝破積雪的花朵象徵著希望和光明力量的回歸。
春分(3月21日):水仙、報春花、紫羅蘭和早春的林地花卉慶祝春天的到來和晝夜的平衡。
貝爾坦節(5月1日):山楂、金雀花、花楸和遍地的野花標誌著夏季的開始。大地百花齊放,絢麗多彩,歌頌著豐饒與富足。
夏至(6月21日):仲夏時節,玫瑰、接骨木花和草地植物等花卉盛開,標誌著一年中太陽能量的巔峰,之後一年又將再次走向黑暗。
盧格納薩德節(8月1日):夏末時節,石楠花等花卉的盛開標誌著收穫的開始。儘管花朵依然繁盛,但它們也預示著夏季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秋天即將到來。
秋分(9月21日):晚花植物,包括一些紫菀屬植物和夏末盛開的花朵,標誌著冬季的來臨。光與暗的平衡逐漸向黑暗主導的方向傾斜。
這種花卉日曆提供了實用和精神上的指導,將人類活動與自然週期聯繫起來,並保持對地球韻律的認識。
異世界花園
凱爾特神話經常將異世界(提爾納諾格、阿瓦隆、安溫)描繪成擁有非凡花園的地方,那裡的花朵比凡間更加美麗、芬芳、繁茂。這些花園象徵著大自然的完美形態,完美無瑕的美,以及永不凋零的春天。
在《布蘭的航行》中,異界島嶼上銀枝繁葉茂,開滿白色花朵,樹木結滿金色果實,花朵永不凋謝。愛爾蘭傳說《永恆之地》(Oisín in Tír na nÓg)描繪了一個花朵永不凋謝的永恆之地。亞瑟王在最後一場戰役後被帶到的威爾斯阿瓦隆(Ynys Afallon)是一個遍布蘋果花和具有療癒功效的花朵的島嶼。
在凱爾特神話中,這些異界花園具有多種用途。它們代表靈魂死後的歸宿,是神祇和祖先的國度,也是完美自然的象徵,展現了沒有痛苦、衰敗和死亡的理想世界。造訪這些異世界的英雄們會體驗到截然不同的時間——在凡人看來短暫的造訪,在凡人眼中卻如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塵世之花——美麗卻短暫——與異界之花——永恆完美——之間的對比,揭示了無常、美的本質以及凡世與永恆現實之間的關係。凱爾特傳統認為,有時在「薄地」(thin place)可以瞥見異界之美,或者某些非凡的塵世之花能夠反映或聯繫到異界的對應之物。
凱爾特花魔法
凱爾特魔法傳統廣泛運用花卉,但具體的儀式往往秘而不宣,僅在家族內部口耳相傳或作為入會儀式的一部分。總的來說,凱爾特花卉魔法遵循的是共鳴、聯想和關係的原則。
愛情魔法:與愛情、美麗或生育相關的花卉(如玫瑰、金銀花、紫羅蘭)常出現在吸引或鞏固愛情關係的咒語中。這些咒語可能包括佩戴鮮花、隨身攜帶鮮花、將鮮花放在枕頭下,或將鮮花編織成花環,同時念誦咒語。
保護:具有保護功效的花卉(如花楸、接骨木、馬鞭草)被編織成護身符,種植在房屋周圍,或佩戴在身上,以抵禦邪惡、巫術或仙靈的惡作劇。保護魔法通常包括設置界限——在門上懸掛花環,按照特定圖案種植花卉,或散落花瓣形成屏障。
占卜:花卉在各種占卜方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解讀散落花瓣形成的圖案,推斷花朵的花期,或利用花卉誘發預知夢。花卉本身固有的不可預測性(例如花期、花量、花色等)使它們成為天然的占卜工具。
治癒: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鮮花還能透過其存在、美麗和象徵意義提供精神療癒。用特定的花朵環繞病人,可以提振精神,喚起療癒的力量,或展現社區的關懷和對復原的期望。
季節魔法:在特定節日或天文事件中採集的花朵具有特殊的魔力。五月清晨從山楂花中採集的露水、仲夏玫瑰、貝爾坦節報春花——每種花朵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特性,這取決於它們的採集時間和方式。
凱爾特花卉傳統的傳承
凱爾特花卉傳統影響凱爾特地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當代習俗。現代異教徒和德魯伊教徒將傳統的花卉知識融入儀式中。草藥師傳承凱爾特草藥知識。凱爾特風格的花園設計也遵循古老的原則,運用傳統花卉進行佈置。
19世紀和20世紀的凱爾特復興運動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凱爾特傳統(包括植物學知識)的興趣。雖然這段時期出現的一些「凱爾特」習俗並非源自古代傳統,但它們體現了人們對凱爾特文化遺產及其植物學的持續認同。
當代環保運動從凱爾特人對大自然的態度中汲取靈感——他們認為土地是神聖的,植物是值得尊重的親人,人類福祉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雖然浪漫化的「凱爾特環保主義」有時過於簡化了複雜的現實,但真正的凱爾特傳統確實為我們如何與土地建立可持續的關係提供了範例。
在凱爾特地區,傳統的花卉知識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由農民、園丁以及致力於保護文化遺產的人們傳承至今。這種鮮活的傳統——人們至今仍種植山楂樹以求庇佑,恭敬地採摘接骨木花,並根據花期安排活動——展現了跨越數千年的文化延續性。
凱爾特精神的綻放
凱爾特花卉神話和傳統揭示了一個文明,該文明在植物之美中發現了深刻的意義,將植物理解為有意識、有能動性和力量的生命體,並與植物世界保持著涵蓋實用知識、精神意義和美學欣賞的關係。
凱爾特傳統中的花朵象徵著過渡性——它們遊走於不同世界之間,連結著不同的領域,並標誌著人生的轉捩點。它們象徵著轉變──花朵孕育著神聖的血脈或祖先的傳承,象徵季節性的死亡與重生。它們象徵著美的力量——它能夠魅惑人心、治癒創傷、守護家園,並將人類與超越尋常經驗的力量連結起來。
凱爾特花語智慧強調關係而非支配,尊重而非剝削,並認為知識源自於世代傳承的耐心耕耘。德魯伊花費數年時間探索橡樹的奧秘,草藥師與植物夥伴建立聯繫,社群守護著傳統的花語知識——這一切都表明,真正的智慧需要時間、奉獻和謙遜。
現代社會面臨環境危機、文化分裂以及與自然循環聯繫的喪失,而凱爾特花卉傳統則提供了寶貴的教誨。它們提醒我們,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與自然分離;植物是值得尊重的生命,而非可供開發的資源;而對生機勃勃的世界細緻入微的觀察,則能讓我們發現美、意義和精神深度。
凱爾特傳統的芬芳之花仍在綻放——在籬笆和林地,在花園和荒野,在凱爾特人的土地上,以及凱爾特民族傳承傳統的任何地方。它們在記憶和想像中綻放,在當代的實踐和古老的傳說中綻放,在永恆的異界花園中綻放,也在凡人短暫的塵世榮光中綻放。
願我們能從這些花朵中汲取智慧——它們的美麗教會我們珍惜當下,它們的輪迴教會我們生老病死,它們的頑強生命教會我們堅韌不拔,它們與神話和魔法的聯繫告訴我們,世界蘊藏著遠超物質主義視角所能容納的神秘與意義。凱爾特花徑引領我們從可見之美走向不可見的現實,從塵世花園走向彼岸的完美,從短暫的綻放走向永恆的春天,在那裡,福澤群島的花朵將永遠綻放,只為那些懂得欣賞的人。
